推动甲醇汽车的产业推广,从国家层面来看,是缓解我们每年70%对外原油依存度的重大能源安全焦虑的重要举措,尤其在电动车技术尚不完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的当下;从资源储备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拥有全球最大的探明储量,但其中超过40%的却是不适宜用作发电的高硫劣质煤,但其可以用来制备甲醇,一旦未来甲醇汽车可以得到大范围推广,就能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从甲醇汽车本身使用经济性来看,甲醇本身价格相比汽油要低不少,即使甲醇热值低于汽油,综合下来也能帮助司机节约不少油钱;而在污染排放方面,甲醇汽车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但推广甲醇汽车,遇到的问题也不少,首当其冲的就是甲醇加油站的不足。据相关信息显示,新建一座甲醇加油站的成本与新建一所传统加油站无异,因此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甲醇加油站仅基础设施一项就是不小的投入。此外,甲醇相比汽油更具腐蚀性,因此对于车辆的发动机及管路的零件成本会有所增加。此外,甲醇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安全性的问题。
发展替代燃料是必经之路
电动车成本较高,企业短期难以实现盈亏平衡。而且电动车续航里程目前仍然受限于电池的物理化学结构,其能量密度远小于燃油。这样就使得一部分对续航里程较高的车辆,包括出租车、物流货运车、客运车辆等,这些最需要进行节能减排的车型,难以进行电动化普及。而这就给了甲醇汽车这些替代燃料车辆留下了不小的生存空间。
对于石油的过高依赖已经对国家的能源战略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挑战。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刻不容缓,但其实对于中国来说,纯电动车是否是一个最为合适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到目前为止,本身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尤其是很多人质疑的国内的电大多是通过煤炭燃烧取得。此外包括电动车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电池能量密度低而导致的续航里程焦虑以及电池回收等,都还有待未来进行更高层次的战略设计与规划来解决。
甲醇汽车是外资车企尚未涉足的蓝海
早在2015年,如今国内自主品牌的领头羊吉利汽车就耗资4550万美元入股冰岛的甲醇制备公司,该公司可以通过采集二氧化碳来合成清洁甲醇燃料,未来在碳捕捉、碳排放方面将有不小的话语权。吉利此举颇有远见。而更是早在十年之前,即2005年,吉利就以M100甲醇为燃料,开发出了两种排量总计四款以甲醇为燃料的发动机,搭载旗下多款车型,并在一些城市投入商业运营。此外,陕重汽、宇通汽车、一汽靖烨等这些整车及发动机企业,也完成了甲醇商用车或甲醇发动机的开发,并积累了不少的使用经验。
而对于外资汽车巨头,目前尚未看到发展甲醇汽车的规划。这一方面是因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外油价较低、煤炭资源相对较少,而且进口石油无论从渠道上还是价格上都能得到一定的保证,同时甲醇汽车在发动机技术领先的欧洲国家,没有明显的排放优势;对于崇尚混合动力技术、且几乎没有煤炭资源的日本来说,更没有发展的基础;而美国自从在页岩油技术上实现突破后,已经实现了能源战略安全上的重大突破。
从当前全国范围来看,中央及地方两级政府对纯电动、插电式混动以及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辆给予了购置税补贴、新车售价补贴、牌照支持和路权的优先等多方面扶持,但结果是,我们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以及一大批生产电动车的企业,但在核心技术领域,国内自主品牌仍然有不小的缺失。
相比于国家对电动车以及燃料电池车的巨额补贴,国家对甲醇汽车可以进行更为彻底的简政放权,除去在涉及人身安全方面强化监管意外,在产品技术、商业化运营、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全面放开,完全交给市场来运作。在财政允许的区域,地方政府可以给予一部分的补贴。但在投资最大的甲醇加油站领域,则可以全部开放给民营资本。甲醇更低的价格以及结合国内的能源形势,在零排放车辆技术成熟之前,替代能源是我们不能放弃的一条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