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2015石油化工工程国际论坛

当前位置: 弗戈化工网 >> 新闻 >> 行业观察

>>未来五年,油气行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未来五年,油气行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作者: 文章来源:石油商报  点击数:2717  发布时间:2015-08-13
未来国际油气竞合格局将从资源主导向技术与市场主导转变,亚洲作为重要买家在世界油气市场的影响将显著提升,天然气市场由区域市场向全球市场转变。资源国更加开放,消费国强调清洁低碳;中国油气行业出现转折,有望基本实现市场化。

未来国际油气竞合格局将从资源主导向技术与市场主导转变,亚洲作为重要买家在世界油气市场的影响将显著提升,天然气市场由区域市场向全球市场转变。资源国更加开放,消费国强调清洁低碳;中国油气行业出现转折,有望基本实现市场化。

经历了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2014年,世界油气市场格局正在重塑,油气行业逐渐由新世纪以来的繁荣周期进入到不景气周期,呈现“四低”的特点:低价格、低回报、低投资和低成本。

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世界油气市场格局正在重塑,非常规油气革命带来石油供需格局逆转,国际油价大幅下挫,世界油气行业将由新世纪以来的繁荣周期进入不景气周期。在景气下行周期中油气行业将呈现“四低”的特点:低价格、低回报、低投资和低成本。

趋势一 世界石油供需寻找新平衡 国际油价难回历史高位

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9244万桶/日,同比增长0.7%。供应9320万桶/日,同比增长2.0%。延续了2012以来的宽松态势。未来5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复苏期,增长速度达不到繁荣期水平,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减速,石油需求难有大幅反弹。预计“十三五”期间全球石油需求年均增速为1.1%,2020年将达到9900万桶/日;全球石油供应能力年均增速为1.4%,2020年将达到10500万桶/日,供应能力高于需求600万桶/日。供应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利比亚原油产量恢复,伊拉克原油产量快速增长,美国放开原油出口后国内产量仍将较快增长。持续低油价将严重打击页岩油、油砂等高成本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但对石油产量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期,实质性对产量产生影响可能在2~3年后。总体上看,世界石油供需达到新的平衡尚需时日,在新的需求增长极出现前,供需宽松态势难以改变。

未来供需基本面宽松、美元进入升值通道将对国际油价形成直接压制。根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国际油价预测模型计算结果,“十三五”期间国际油价将处于相对低位,总体水平难以重新回到100美元/桶以上,运行区间在40~90美元/桶。前期低位盘整,后期随着低油价影响高成本项目投资,供应增速回落,加之低油价刺激需求,供需宽松态势将有所改观,国际油价企稳回升,2020年将达到90美元/桶左右。

趋势二 全球天然气发展遇瓶颈 未来仍有发展前景

2013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1%,2014年同比仅增长0.85%,远远低于过去十多年2%以上的增幅。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能源,在温室气体减排、改善环境方面一直为各方重视,一度被视为21世纪桥梁能源。但近年来全球天然气发展不及预期,特别是需求不振。考虑到未来世界经济复苏加快,能源整体需求有望好转。同时,社会对环保诉求日益高涨,能源、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化转型已迫在眉睫,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仍然拥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加之天然气价格走低,将增强其竞争力,刺激需求。预计未来5年,世界天然气需求增速可反弹至2%,2020年需求量达到3.96万亿立方米。

据统计,2015年开始,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莫桑比克等国一批LNG项目将陆续投产。2015年将有6~7个项目投产,新增液化能力约4000万吨,2016年新增液化能力1.2亿吨,2018年新增液化能力1.6亿吨。随着产能的大幅增加,全球LNG市场将逐渐宽松,甚至供过于求。

趋势三 油气主导地位仍将延续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或放缓

按照可比价格,2014年底布伦特油价降至64元/百万英热单位,欧洲天然气价格为43元/百万英热单位,风能价格为118元/百万英热单位,太阳能价格为50元/百万英热单位。随着油气价格下降,竞争力增强,高成本且技术成熟度不高的可再生能源将直接受到冲击。

2013年全球石油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32.4%,天然气占23.8%,两者合计达到56.2%。截至2013年底,全球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2382亿吨和185.7万亿立方米,储采比分别为53.3和55.1。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全球已探明油气资源储量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总体上看,未来较长时间内油气仍是全球能源供应的主力军,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仍将保持在50%以上。

另一方面,油气价格回落并低位运行,将使可再生能源更加缺乏市场竞争力。根据IEA预测,到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年度平均投资将超过2300亿美元,但低于2013年2500亿美元的投资额。水电虽然被认为是最为清洁的能源之一,但政府和民众越来越关注水电站工程的环境影响,远期来看增长前景并不乐观。风电将迎来快速增长期,除中国和美国的大力推动之外,加拿大、巴西以及南非的风电市场也将经历较快增长。太阳能发电市场格局逐渐趋于稳定,中国光伏市场扩张速度或将放缓,但依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终端市场;欧洲光伏每年的装机容量会比较稳定,年度需求量在1000万千瓦左右。

趋势四 亚洲市场地位提升 油气基准价格逐步形成

新世纪以来,亚洲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2013年亚太地区能源消费占全球总量的40%,创历史新高。由于历史原因,亚洲对国际油气价格的形成和制定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定价权的缺失导致了亚洲溢价,尤其是亚洲LNG价格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亚洲消费者长期承担着不合理进口能源负担。因此,亚洲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类似欧美等油气交易中心、代表亚洲市场的、具有国际价格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油气交易市场。2014年12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交易,致力于建立反映中国石油供需乃至亚太石油供需基本面的原油基准价格。

近年来,亚洲地区供应渠道更趋多元:中俄东线正式签署供气协议;中俄西线签订供气框架协议;美国、澳大利亚LNG出口,LNG供应量大幅增加;东非莫桑比克、坦桑尼亚LNG项目也瞄准亚洲市场。随着多气源供应格局的初步形成,亚洲市场已经初步具备建立基准价格的条件。近两年,亚洲主要消费国已经开展了积极的探索。2012年7月,中国上海石油交易所开展天然气现货交易业务;2013年12月,中国甬商所开放LNG电子交易平台;2013年9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准备发布亚洲从中东和其他地区进口LNG短期合约的基准价格,并以此为基础在东京商品交易所推出天然气期货;2014年9月Pavilion公司与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合作,计划建立LNG地区价格基准。这些有益的尝试将为亚洲消费者争夺话语权和定价权提供必要的基础。

趋势五 国际大石油公司进入战略调整 国际油气竞合格局将由市场主导

“控规模、保效益、压投资、削成本”将成为未来较长一个时期国际大石油公司共同的战略主线。一是削减成本尤其是运营费用。2014年下半年,道达尔表示到2017年运营费用将减少20亿美元,且将坚持执行每年20亿美元的运营费用削减计划。二是坚决执行投资控制。2014年初国际大石油公司公布的2017~2018年投资预算大多低于2013~2014年的水平,包括油砂、深水和北极在内的一些重大项目被暂停、重审或者推迟。三是加强重大项目管理。重大项目开发超进度超预算是国际大石油公司产量增长目标难以实现、投资回报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国际大石油公司将为此作出努力。四是兼并收购活动可能增加以重组整合控制成本,提升效益。20世纪末的低油价催生了一系列大规模兼并购活动,未来几年不排除油气行业出现大重组、大整合。

在低油价下,技术创新将在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常规资源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勘探开发重点不断向深海、非常规领域转移,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技术优势在未来竞争与合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世界油气供需格局处于宽松态势,油气市场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资源主导将变为市场主导。拥有市场的石油公司,例如中国的石油公司,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将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趋势六 资源国油气政策更加开放 国际油气合作空间加大

资源国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合同条款、扩大对外招标等方式吸引投资。哈萨克斯坦通过修改投资环境相关法案,扩大投资优惠,计划在2015年颁发50~100个矿产勘探许可证;伊朗积极调整合同模式,拟在2015年初颁布新的回购合同,新合同在投资期限、费用计算方式、成本回收等关键条款上都有相应改善;俄罗斯小幅放开大陆架开采权,释放上游合作信号,政府决定对联邦级战略气田开发权进行拍卖。总体上看,低油价下资源国将不得不主动开放,这将给具备市场优势的中国企业开展海外油气合作提供更多机会。

逐步放松出口政策,争夺市场份额。在低油价下,资源国出口收入将严重下滑,经济发展困难增多。为了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增加收入,资源国一方面将加大出口,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及出口收入,例如,俄罗斯全面放开LNG出口政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和诺瓦泰克等4家公司拥有LNG对外出口权,力求在全球LNG市场中的份额从目前的4%上升到2035年10%~13%。另一方面,资源国政府出于短期利益考虑,可能对外资石油企业征收更高的税率,进而加重企业经营负担和风险。

趋势七 乌克兰问题影响将长期存在 中美寻求竞合新关系

乌克兰事件成为2014年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出现自冷战以来最严重的对峙,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地缘政治和能源市场格局。欧盟为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努力寻求进口多元化,加快与中亚、中东能源合作步伐。俄罗斯在西方战略围堵下加快油气东移南下,特别是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将进入全方位合作的新阶段。俄罗斯对世界石油市场和全球政治的影响力将会下降。

随着非欧佩克国家产量份额的快速上升,欧佩克的影响力和市场地位面临巨大挑战。技术的进步使得世界油气勘探开发成本快速下降,低油价对页岩油、油砂等相对高成本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挤出效应将低于预期。加之,欧佩克内部各国对油价承受能力差异巨大,欧佩克内部分歧加大,若低油价持续较长时间,甚至不排除分裂的可能性。得益于非常规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美国油气产量增长一枝独秀,油气进口量大幅减少,甚至将出口原油和LNG,美国战略调整空间加大,对世界油气市场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中美两国在世界油气领域将面临更多的直接碰撞。美国通过能源独立和技术增加了全球战略选择空间和灵活性,放大能源“武器”在地缘政治中的作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油气进口国,得益于供需宽松形势下市场地位的重要性提升,将力求掌握能源合作主导权,更多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主张自身合理利益。中美两个大国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合作,才能保证各自的根本利益。

趋势八 能源政策更强调低碳、清洁 发展天然气成现实选择

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能源政策更加强调低碳和清洁。2014年奥巴马政府正式颁布了减排新规,提出到2020年全美燃煤电站实现减排20%;欧盟发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目标,以1990年为基准年,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中美两国2014年11月共同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目标。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计划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加快天然气发展是实现能源清洁发展的现实选择。天然气作为清洁且成本可控的化石能源,是主要能源消费国的现实选择。各国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引进。近年来,中国、欧洲多个国家都发现了可观的页岩资源储量,尽管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困难,多数国家仍选择加大页岩气开发力度,推进能源结构的清洁化。

趋势九 中国油气进入转折期 供需宽松常态化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中国石油需求将呈现5个新特点:一是经济对石油消费拉动减弱,石油需求将保持2%~3%低速增长。二是成品油消费将由过去的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转变为低增长、低消耗、低污染的“三低”的“新常态”。预计“十三五”期间成品油消费增速将保持在3%~4%之间,相比2009~2013年6.3%的平均增速有较大幅度下滑。三是成品油消费增速继续分化,“汽高柴低煤多”特点将日趋明显。汽车保有量将保持较快增长,汽油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柴油需求走出低谷后延续微弱增长态势,“十三五”末期前后达到需求峰值。四是成品油出口(尤其是柴油出口)将逐渐呈现常态化和规模化。预计2020年国内成品油供需富余量将由2014年的1466万吨扩大到4000万吨。五是以天然气和电能为代表的替代交通运输能源将加速发展。2012年交通部门的各类替代燃料消费量相当于约2700万吨成品油,预计2020年替代量将增至8000万吨,其中以天然气和电能为主,燃料甲醇、燃料乙醇和煤制油的发展则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速也将下降,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快于预期。多数用气行业对气价极为敏感,部分行业的价格承受能力已逼近极限,甚至出现了气改煤的反常现象,特别是在发电和化工部门最具代表性。基准情景下,预计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可达到3000亿立方米,远低于政府3600亿立方米的规划目标。随着进口管道气、LNG接收站和非常规天然气开发不断取得进展,国内天然气市场供需形势正在发生逆转。按基准情景预计,若没有新的鼓励措施和手段,2020年国内天然气供应能力将富余300亿~500亿立方米。作为清洁、高效的天然气,需要政府制定适宜的政策和价格机制以加速推动天然气的健康持续发展。

趋势十 中国油气有望基本实现市场化 竞争将更加激烈

国内外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供需宽松,价格下行,外部条件充分具备,市场化改革恰逢其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提出要“推进石油、天然气、电力等领域价格改革,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天然气井口价格及销售价格由市场形成,油气管输价格由政府定价”。预计“十三五”期间油气行业有望基本实现市场化,定价权将下放给企业,价格水平由市场决定,油气交易中心加速推出。中国油气市场与世界市场联动将更加紧密,并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将逐步放开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权。原油进口权放开后,地方炼厂有望突破原料瓶颈,实力规模将明显增强,成品油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销售环节经营压力显著增大。此外,随着混合所有制经济加速发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油气行业,市场竞争主体将更加多元化。在环境压力的倒逼下,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结构调整压力和油品升级成本。

“一带一路”战略将为我国与周边国家能源合作提供发展机遇。中国通过实施“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重大战略,启动亚太自贸区建设,建立亚投行、丝绸之路基金等,为中国企业扩大投资和贸易提供更加有利的合作环境,并为中国石油企业树立“大资源、大市场、大合作”的发展新理念,为打造油气合作升级版奠定基础。